首页

安乔女王的耳光

时间:2025-05-30 06:32:08 作者:马斯克官宣:作为“特殊政府雇员”的任期即将结束 浏览量:73258

  曾有一首名联,把湖南两座城市串联在一起:“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继续他的湖南之行。从长沙往西北,来到了常德。继前一天在长沙看一所学校、一家企业之后,总书记在常德去了一条古街、一个村庄。这两个地方有哪些看点,总书记重点关注了什么?《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湖南常德考察点示意图

  01

  常德河街:承载历史与乡愁

  常德,位于湖南北部,洞庭湖西侧,史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常德,历史厚重、人文荟萃。

  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位于穿紫河畔的常德河街考察。

△常德河街。(总台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常德河街,分为大河街、小河街、麻阳街三大街区,历史上曾是繁荣兴盛的大码头。清末民初,以河街为中心的常德城区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白银3000万两,各地商人在常德建立的经商会馆超过15个,商人遍及全国十多个省。抗战期间的常德会战,让河街的主要建筑群落毁于战火。

  2016年,常德市复原老河街风貌,建成以老常德时期河街为原型的常德河街,总长度1500米,总用地面积13.3万平方米。常德高腔、常德丝弦等传统非遗元素、民间的风味小吃等走进这条新生的老街,唤醒了历史的记忆和人们的乡愁。

△常德河街鸳鸯走马楼内的常德高腔、常德木雕等非遗展示。(总台央视记者郭鸿、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地处沅澧流域、洞庭之滨的常德,既是历史名城,也是著名的水城。

  当天上午,总书记在常德河街还重点了解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情况。

  上世纪80年代,常德的快速发展一度让穿城而过的穿紫河水质恶化、河道淤塞。为了治理穿紫河水污染,常德率先引进内河治理理念,建立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并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经过近十年的综合治理,穿紫河水质大为改善。如今,沿河风光带成为城市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穿紫河游客码头。(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拍摄)

  02

  对待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在常德河街,习近平总书记重点了解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利用等情况。

  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多次出现在总书记国内考察的行程中。仅去年7月以来,总书记就先后去了苏州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景德镇的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天津古文化街。

  再往前推,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广东潮州古城、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山西平遥古城等,也都留下了总书记的足迹。

△常德河街。(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十年前,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2021年,在福州考察时,总书记说,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在平遥古城,总书记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

△常德河街鸳鸯走马楼。(总台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敬畏”“爱惜”“珍爱”“尊崇”,总书记不仅用这些词语表达对历史文化的重视,还实地指导如何把历史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去年7月,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说,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一个多月前,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说,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

△常德擂茶。(总台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截至去年10月,全国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2座,划定历史文化街区1200余片。做好保护与利用的文章,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历史文化街区正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

△常德市。(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03

  港中坪村问春耕 稻花“湘”里望丰年

  “湖广熟,天下足。”湖南是我国重要“粮仓”,水稻播种面积和总产居全国第一。常德的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连续20年居湖南全省第一。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首先了解的就是春耕备耕情况。

△港中坪村的油菜花田。(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在港中坪村,主导产业是优质稻和油茶。村里的700亩双季稻田位于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核心区,采用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机插机抛、统一机械深施肥、统一绿色防控、统一物化技术。去年,示范片区早稻、晚稻两季亩产1152.3公斤。

  在示范片区,总书记走进水稻田边,察看秧苗培育和土地翻耕情况,并同种粮大户、农技人员、基层干部和村民亲切交流,详细询问春耕备耕等情况。

  总书记强调,抓好春耕备耕,对于确保粮食丰产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各地区各部门要压实责任,确保春播面积,细化春季田间管理,保障农资充足供应,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在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上下大功夫,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为全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开好头、起好步。

△港中坪村种粮大户家里的农机具。(总台央视记者马超拍摄)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尤其如此。“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这句农谚强调的就是农作物生长的节令性、春耕备耕工作的紧迫性。

  2020年3月,总书记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考察调研时,曾沿村庄绿道察看村容村貌和农作物长势,同村民交流,询问春耕备耕情况。

  2022年4月和6月,总书记先后到海南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和四川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考察调研,强调“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港中坪村农田俯瞰。(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无论是到实验室,还是到田间地头,总书记始终关注的是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

  去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之际,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了六个方面的工作,摆在第一的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明确要求“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正如总书记所说,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港中坪村春耕备耕忙。(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04

  走进“和美湘村” 关注基层治理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并明确了“底线”和“重点”: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

  在港中坪村,习近平总书记还重点考察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情况。

△港中坪村党群服务中心。(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

  港中坪村下辖2个村民小组,共204户803人。近年来,港中坪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按照党建引领、镇村主导、群众主体、乡贤赞助、协会管理的模式,由群众自主进行管理服务。

  近年来,村里实现村组道路硬化、电网改造全覆盖,自来水通户率、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均达100%。2022年,港中坪村被评为“常德市美丽乡村”。

△展板介绍港中坪村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总台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总书记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目的在于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春节前夕赴天津考察时,总书记说,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树牢正确政绩观,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全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总书记指出,要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振全社会发展信心,党员干部首先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

  这次湖南之行,总书记再次传递了下基层、抓落实、减负担、促实干的强烈信号。

△港中坪村党群服务中心。(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

  监制丨申勇

  主笔丨龚雪辉 时冉

  记者|石伟明 许永松 李晋 石丞 郭鸿 程铖 赵化 马超 潘毅 范凯 黎兵

  视觉丨陈括 张晶 王海涵

  编辑丨王尊

【编辑:苏亦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设置人工智能主题日 将发布一批重磅成果

第三圈开始,大集团中连续有车手突围成功,出现了两人领骑、三人追击和大集团稳跟的情形,领骑两人的优势一度领先追击小组1分22秒,领先大集团近3分钟。值得一提的是,身穿领骑衫的四位车手也全在大集团中。因此,领骑两人组先行到达第三冲刺点,其中43号沃克韦塞尔女子职业自行车队安妮·克尼恩伯格率先经过第三冲刺点。

【央视快评】努力搭建语言互通之桥 理解互信之桥 文明互鉴之桥

2024年8月30日,山西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原委员、民事审判第一庭原庭长郑学林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一案。

国家防总针对三省份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

据河北省纪委监委消息: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原一级巡视员贺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阿塞拜疆总统称与亚美尼亚进入和平谈判积极阶段

该系列皮书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以智库委托课题形式资助出版,旨在通过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年度监测、持续分析和跟踪研究,打造智库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学术产品。

中国一阿联酋经贸联委会第八次会议在阿布扎比召开

加强人才建设,为基层党组织聚才。建强基层党组织,人才是关键。要把基层“强身”和机关“瘦身”有机结合起来,把精干力量下沉,完善有序流动的机制,推动服务和管理力量向基层倾斜。人才兴则事业兴。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队伍,从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能人、复退军人、返乡农民工党员中,择优选拔政治觉悟高、民主作风好、群众工作能力强、对村(社)情况熟悉、踏实肯干的优秀干部担任支部书记,发挥头雁作用;加强后备人才储备,将有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纳入村(社)级后备干部队伍进行重点培养,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注满人才“蓄水池”,发挥人才支撑作用;激发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把留住和用好本土人才作为破解当地人才匮乏的根本办法,建立健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所需人才的选育管用留机制与政策,让更多优秀人才干事有舞台、成才有机会、发展有空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